欢迎您淮南市第二人民医院       微信公众号 淮南市卫生健康委员会
首 页 医院概况 新闻中心 科室介绍 专家介绍 就医指南 党建工作 信息公开
当前位置: 首页 > 信息公开 > 科普健教
【健康科普】心脏不好的人,大多有这5个表现
时间:2025-03-03 09:40:19

  有的人整天为一些无关痛痒的不适而焦虑;有的人已出现心脏问题的症状,自己却毫不知情。

  你的心,还好吗?

  心脏有问题,究竟有哪些表现?如何正确判断呢?

  心里突然“咯噔”一下

  是心脏病吗?

  这种情况可能是早搏。

  早搏的发生率很高,很多健康人也会出现,精神压力大、饮酒、喝咖啡、睡眠差等都是重要诱因。

  早搏存在良、恶性之分,没有心脏病的早搏属于良性,症状不明显且对生活没影响,可以不治疗;如果早搏由冠心病、高血压等引起,一定要引起重视。

  经常心跳加速

  是心脏病变的信号吗?

  年轻人出现这种情况,大多与情绪波动、运动、过量吸烟、喝酒等有关,如果是这些因素引起,不必太担心。

  当然,心率过快并不是什么好事,容易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,还是要做好日常的情绪控制,运动适度,戒烟限酒。

  这5个表现

  或是心脏有问题

  心脏一旦负荷过重或肌肉损伤,其泵血功能就会降低,导致输出血量不能满足器官及组织需要,器官及组织中的血液也无法顺利回流心脏。

  以下的5个症状,表明心功能可能受损了:

  一、气短

  平卧时回心血量增多,导致气道阻力增加,若平卧几分钟后出现气短,坐起后可稍微缓解,或是心脏出现了问题。

  二、胸闷

  胸口好像被大石头压住一样,如果排除情绪影响或呼吸系统问题,可能就是心肌缺血了。

  胸闷的情况持续数分钟不能缓解,甚至开始剧烈疼痛,一定要警惕心绞痛甚至心梗,最好尽快就医。

  三、头晕

  睡眠差、颈椎病等常会引起头晕,但伴随血压明显偏低的头晕可能是心功能受损导致,情况严重时或出现晕厥、心源性休克等。

  四、心慌

  情绪稳定时出现心慌、坐立不安等情况,可能是心率增快、心律不齐等原因导致,应尽快排查是否存在心脏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。

  五、易疲劳或终日乏力

  左心功能受损导致心排出量降低,无法满足组织灌注的需要,引起乏力或易疲劳的情况,许多心脏病患者都是以此开始的。

  胸闷、心慌等虽说是心脏病的常见症状,但并不代表出现这些症状就一定是心脏病。

  非心脏器质性病变引起的胸闷、心慌,一般持续时间不会很长,休息后大多就会好转;而心脏病患者一旦活动量变大,不适感会加重且很难缓解,要注意区分。

  心脏病的表现非常多,除上述的症状外,嗓子发紧、胃痛、腹痛、双下肢疼痛、浮肿等,也可能是心脏问题引发,最好尽早去医院做个检查。

  预防心脏问题

  牢记其最怕的5个字

  很多心脏问题的发生,都与生活方式关系密切,有些事不要做,有些事不要想,“心”自然就会好。

  猛

  美国耶鲁大学曾在2007年对90名大动脉破裂患者进行了调查,结果发现24%的患者在发病前1小时做过举重、俯卧撑、铲雪等重体力活动。

  剧烈的活动会使身体耗氧量增加,突然的超负荷活动会导致心跳加快、心脑血管供血不足,增加心脏疾病的风险。

  便秘时排便用力过猛,会引起腹压升高,使心脏回心血量增加、血压升高、心肌耗氧量加大,导致心肌缺血、心绞痛发作或严重心律失常等问题。

  冷

  人体遇冷时为了维持正常体温,血管会收缩,血压升高,心率加快,使心脏负担增加。

  寒冷还会诱发冠状动脉收缩甚至痉挛,影响心脏的血液供应,增加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的发生风险。

  悲

  人在极度悲伤和愤怒时,可能出现胸痛、气短、胸闷等损害心脏的症状,医学上被称为“心碎综合征”。

  根据美国心身医学学会的一项研究显示,悲观的心脏病患者死亡率是乐观患者的2倍。

  累

  猝死早已不是老年人的专利,根据上海的一项调查显示,42%的劳动者处于超时工作状态,心脏问题与“累”脱不了干系。

  经常熬夜的人心率偏快,更容易出现早搏、心律失常、心率不齐等问题,导致室性心动过速、室颤等心脏问题。

  急

  发脾气的人,心跳会急剧加快,导致血压骤升,心肌耗氧量倍增,冠心病患者容易因此而旧病复发。

 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,规律生活,劳逸结合。

  本文转自公众号【微医】

 
联系我们 Contact us
咨询电话:0554-5688120
医保电话:0554-5622660
急诊电话:120
投诉电话:15395493278
医院地址:淮南市八公山区土坝孜
友情链接 Link
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
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员会
淮南市卫生健康委员会
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
Copyright@2008-2019 www.hnsey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淮南市第二人民医院
皖ICP备19012644号-1 皖公网安备 3404050200002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