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是否有这样的的用药习惯?
1.吃不完的药,舍不得扔,留着下次再吃。
2.冰箱当做“保质箱”,所有药品都往里装。
3.将所有的药品都放在一个盒子里。
4.丢掉药品原包装,把药品长期混放在一起。
5.长时间不整理家里的药箱,或者任由药品暴露在强光下。
如果你是像上面这样保存药品,那可要注意啦!这些习惯可能会影响药物疗效或使药品变质,使用后不仅治不了病,反而伤身。
常见药品开封后的使用期限
1.独立包装药品
开封后,只要药品外包装没有破损,在规定的储存条件下(一般为遮光、密封,在干燥处保存),可以使用到药品标注的有效期。
儿童冲剂,医生经常会开出半袋的剂量,开封后剩下的半袋,第2天吃是没有问题的。但袋装药容易受潮变质,如果颗粒、粉剂超过1个月,干混悬剂超过半个月,或者有结块、软化的迹象,则立即丢弃。
2.瓶装的胶囊、片剂等
开封后在规定贮存条件下使用期限通常不超过6个月,使用后将瓶盖拧紧,防止外界空气进入,一定要药瓶上注明开封时间以便追踪。
3.液体制剂
口服类液体制剂,常见的有糖浆剂、口服(溶)液、混悬剂等。
其中糖浆剂在瓶口和瓶盖等部位没有受到污染的情况下,室温下可保存1-3个月。一般夏天不超过1个月,冬天不超过3个月。
口服液和混悬剂在药品说明书没有标注开封后使用时间的前提下,药品的实际使用时间为6个月。若药品本身的有效期短于6个月,则以更短的时间为准。
外用类液体制剂同样。像常用的炉甘石洗剂,开封后使用时间不能超过6个月。
4.胰岛素类
未开封时置于2-8℃遮光保存,已启用的胰岛素在常温避光下保存最多可使用28天(不同胰岛素制剂有差异,请以说明书为准)切勿冷冻,冷冻后的胰岛素容易变质而失去活性。
5.眼用、鼻用、耳用制剂
这类药品开封后使用期限一般为4周。单次剂量包装的,一般日抛(不超过24小时)。每次使用前应仔细检查颜色和液体状态变化。若有絮状、沉淀物等则不能再次使用。
6.软膏剂
开封后在室温下最多可保存3个月。若出现明显颗粒、溶化、出水、有腐败等气味时则不宜再使用。
如何正确查看药品的有效期?
1.标明有效期至某个月
例如“有效期至2026年9月”,是指该药品可使用到2026年9月30日。

2.直接标明有效期日期
例如“有效期至2026年8月17日”,意味着8月16日起就不能使用了!

3.标明有效期年数或月数
例如“某药品的生产日期是20241015,有效期2年”,则该药品使用到2026年10月15日,16日起就不能使用了。
药品的储存方法
一.药品储存条件
1.温度
常温保存:一般指10-30℃的环境。没有特殊说明的药品均可在此温度下保存。
阴凉处保存:指不超过20℃的环境。
冷藏保存:指在2-8℃的低温环境下保存。严禁冷冻。如胰岛素、生物制品等需要冷藏。
2.湿度
药物的相对湿度应保持在35%-75%之间,将药品存放在干燥、通风良好的地方,避免药品吸湿、结块或发霉。
3.避光保存
部分药品对光线敏感,如维生素C、硝酸甘油等,应存放在棕色瓶中并置于暗处,避免阳光直射。
4.防潮防湿
许多药品在潮湿环境下容易潮解、风化或挥发,因此应密封保存。使用玻璃瓶等密封性好的容器并将瓶口封严。
5.密闭保存
易挥发的药物,如红花油、碘酊、风油精等,以及长期接触空气易被氧化的药物,如维生素C等,都需要密闭保存,每次使用后及时拧紧瓶盖。
二、分类存放
内服药和外用药分开存放,急救药品应单独存放。
三、保留原包装
药品最好保留原包装。原包装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和遮光性。并且原包装上标明的药品名称、剂量、有效期等信息便于查阅。
四、定期检查
每3-6个月可检查可检查一次药品效期,及时处理过期或变质等药品。开封后的药品备注开封时间,并遵循说明书上的使用期限。
药师温馨提醒
正确的药品储存方法是对健康负责。在储存药品时,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要求,控制温度、湿度和光线,分类存放并定期检查药品的有效期。确保药品的安全、有效和稳定。
淮南市第二人民医院,将持续为您带来更多实用健康知识,竭诚守护您和家人的健康!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