腹泻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已成为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第二大元凶。遗憾的是,由于对该疾病的认识不足,许多家长在应对孩子腹泻时常常陷入误区,采取了不恰当的处理方式。
今天,我们就一起来聊一聊儿童腹泻。
小儿腹泻的病因,主要包括感染因素和非感染因素,而感染因素又分为肠道内感染、肠道外感染。
感染因素
①肠道内感染是较为常见的原因,包括病毒、细菌、寄生虫、真菌等,以病毒、细菌居多。
数据显示,寒冷季节的小儿腹泻有80%以上是轮状病毒、诺如病毒等病毒感染导致,其中又以轮状病毒为主(占比90%以上)。
每年10月到次年2月是胃肠炎的高发季节,孩子多数会出现呕吐、腹泻,合并发烧症状。
②肠道外感染造成的消化道功能紊乱也可引发腹泻症状,例如中耳炎、支气管肺炎、上呼吸道感染等。
非感染因素
饮食不当、过量喂食脂肪及淀粉类食物,都可引发轻度、中度腹泻;吸乳过量导致消化道负担加重,也可引发腹泻。
另外,大豆制品或奶制品等过敏、气候的突然变化、抗生素的使用等也可能引发腹泻。
小儿腹泻
常见的5大误区
孩子一直腹泻,看着难受又揪心,而一些错误的应对措施,可能好心办坏事。
误区一:
一味禁食
有些家长认为发生急性腹泻应该让肠道得到充足的休息,应采取限制饮食的方式。
其实,对于急性腹泻,禁食有害无益,症状较为严重时禁食会导致体内丢失的电解质和水分无法得到补充,脱水症状会加重。
饥饿状态还会增加肠壁消化液的分泌量,使得腹泻的病症加重。
正确进食方式:以少食多餐为原则,不要吃高糖、高纤维类的食物。
误区二:
盲目使用止泻药物
一般的急性腹泻不建议马上使用止泻药,易使致病因子、细菌、毒素等滞留在体内。
腹泻是减压排毒的自我保护方式,病毒性肠炎、食物中毒、细菌性痢疾等初期都会通过腹泻来排出毒物。
误区三:
错误使用抗生素
并不是所有疾病都是细菌感染导致,儿童急性腹泻病约90%都是病毒性原因,而抗生素对病毒几乎没啥作用。
病毒感染导致的急性水样便腹泻不建议使用抗生素治疗,盲目使用抗生素非但无法起到理想的治疗效果,还可能导致肠道菌群失调,导致腹泻的加重。
误区四:
过度使用静脉输液
过度使用静脉补液不但增加痛苦,还可能增加过敏、感染、静脉炎等风险。
一般性腹泻通过口服补液盐更加方便、安全,只有严重呕吐、重度脱水、口服补液失败时才考虑通过静脉输液的方式治疗。
误区五:
要求使用抗病毒药
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通常比较严重,家长往往会要求医生开抗病毒药物。
针对轮状病毒的感染性腹泻,目前并没有特效药,临床医生只能给予对症支持治疗,渡过疾病的急性期后让其自然恢复。
小儿腹泻的正确治疗
小儿腹泻的治疗原则:①调整饮食结构,维持身体营养,恢复水电解质平衡;②对症治疗,控制感染及防治并发症,避免抗生素的滥用。
急性腹泻
饮食控制,少吃多餐,按平常习惯的饮食来吃,避免不易消化和熟悉的食物;严重腹泻时要适当禁食,但不能禁水。
补液治疗,普通腹泻通过饮食来补充水分,轻、中度脱水可以口服补液盐,中度及重度脱水者需静脉补液。
在医生指导下,进行抗生素治疗、蒙脱石散止泻、应用乳酸杆菌等改善肠道微循环。
慢性腹泻
针对病因进行治疗,尽量避免使用抗生素治疗,注意预防和治疗脱水,过敏性腹泻要尽快确定过敏原。
根据原来的饮食习惯适当进行调整,增加营养补给,进食由少至多,无法耐受口服营养的情况下,可考虑静脉营养。
该转载于公众号【微医】
|